今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位警察朋友,他就是香河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事故中队长张涛。在很多人眼中,张涛正如他的名字一样,只是一名普通的交警。可在小编眼中,他平凡却又不普通—论经历,当过工人后参军,考入军校搞科研,转业地方做交警;论能力,踏得下心、耐得住苦,一门心思钻业务,全省比武取得个人、团体双料第一;论情怀,主动请缨支援汶川,心系群众公平公正,义务献血奉献爱心。 四本无偿献血证 4月17日,小编在去交警大队办事时遇到了张涛,热情的张涛请小编留下待会。看到老大哥的一脸憔悴而又热情,小编不好拒绝,跟着张涛到了办公室,心想:看来张老兄昨晚肯定又是值班或是加班着。在张涛拉开抽屉取茶叶的时候,小编偶然间发现了一个红色小本本—无偿献血证。打开一看,献血人正是张涛,时间是2017年4月16日,献血量竟然是400ml。我的天啊,张涛的形象在小编心中瞬间更为高大。 原来,4月16日正是周日,在家休息的张涛路过县城二小路口时,看到一辆献血车停在华联超市广场东侧。张涛毅然走上献血车。护士问他献血量,他毫不犹豫地答道“400”。当晚,张涛接到大队电话,又回到单位加班直到深夜才回家。 4月21日,收到献血中心短信通知血液检测合格。看到短信中“恭喜您的血液可以用于挽救一个人的生命!”,张涛心中按捺不住的激动。 在与张涛的闲聊中,小编得知:原来,张涛已经有四次献血经历,每次都是400ml。第一次献血是2005年8月7日,那时他还在部队服役。转业参加公安工作后,一直从事交警事故外勤工作,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,但只要是身体条件允许,他就会去偷偷地参加献血。原来,家里老人、妻子不同意他参加献血,他每次献血后都把献血证放在单位,胳膊上的针眼也尽量不让家里人看到。 小编不解地问他参加献血的原因,张涛说到:“是部队教育了我。我老首长转业办手续时,见他最后一面,老首长说当兵是个好军人,回去做警察也要做个好警察,老首长的话让我记忆犹新,能为社会做点什么就尽力去做点儿”。 汶川留下他的身影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,一场历史罕见的大地震席卷了四川省汶川县及周边省市。汶川告急!四川告急! 地震发生后,香河县公安局党委积极响应上级党委、政府的号召,迅速抽调交警部门精干警力,参加全省抗震救灾突击队。刚刚从部队转业参加公安工作不足两年的张涛,面对11年军旅生涯而两地分居的妻子,面对不满三岁的孩子,他主动请缨,毅然报名参加抗震救灾突击队,随队千里驰援灾区。 2008年11月初,张涛随队到达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。这里紧邻地震重灾区青川县、北川县,受灾情况严重。面对夷为平地的灾区,张涛和同事住在临时搭建的简易板房里,忍受着潮湿阴冷的气候。他每天早晨五六点钟就起床,简单用完早餐便投入工作。平武当地警力严重不足,他和同事每天要负责严峻的交通疏导工作。灾区重建的任务大,往返的救灾、重建物资运输车车流密集,他总是奔波在当地公路和山路的交通疏导任务上,夜间还要参加当地警方的治安巡逻工作。常常一天下来,累得筋疲力尽,可他却始终笑对每名驾驶人和每名群众。 两个月的援川工作下来,张涛瘦了十来斤。2009年1月,因为在援川工作中的优异表现,张涛被廊坊市公安局荣记个人三等功。 巧用APP保畅通 2017年4月27日,廊坊市公安局成功举办了“以人民为中心━2016·我做的群众最满意的一件事”报告会。张涛以《“老事故”的小故事》在众多事例中脱颖而出,成功入选。 众所周知,一起简单的交通事故往往却会造成很大的交通拥堵,不仅群众出行不便、误时误事,还会造成空气污染。作为一名交通民警,张涛也是对堵车这一城市现象“耿耿于怀”。 2016年5月,全市交警系统开始推广利用“交警在线”手机APP。这是一款快速处理道路交通事故的软件。这一措施,让张涛眼前一亮,他意识到这是一个对外便民、赢取支持,对内减压、提高战斗力的大好契机。于是,他主动汇报,建议大队领导让他当教员,在全县交警中全力推广使用这款软件。他的建议得到了大队领导的鼎力支持。几个月下来,他积极组织开展岗位轮训,使大队民警、辅警全都成为了使用APP处理简易事故的行家里手。这小小的软件让警力得到很大程度释放,大队借此机会开展勤务改革,推行事故处理下沉机制,各中队民警按区域划分、就近赶赴现场,大大缩短了事故接处警时间。 张涛介绍,推广利用“交警在线”手机APP后,不仅提高了出警速度,还为事故专职民警查缉复杂交通事故,侦破肇事逃逸案件,保留第一现场,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2016年,全县事故逃逸破案率达到了80%。他又算了一笔帐:2016年全县辖区共发生简易事故1万起左右,按照传统方式处理一起简易事故平均要30分钟,而使用APP最多只需10分钟。一起事故就能节省20分钟,这就在很大程度地缓解交通压力,让百姓出行更方便。 恤民情公平公正 “有时候,在调查取证中,当事人家属会阻挠我们的工作,这就需要我们运用智慧,最大限度地还原事故真相,为交通事故的妥善处理提供准确依据。同时,我们还需要有换位思考的意识,设身处地为当事人着想,尽可能地包容、理解。”张涛说。 为了实现交通事故处理的公开、公平、公正,张涛推行交通事故公开处理机制,全面加强办案场所监控的使用,接待群众、调查取证、讯问询问、证据公开等事故处理全程录像,消除群众对事故处理“暗箱操作”的疑虑。 2014年6月24日15时38分许,香武路李辛庄村南口,一辆电动三轮车和汽车相撞,汽车逃逸。伤者因伤势过重,经抢救无效死亡。现场遗留证据少、当事人死亡、肇事者逃逸,事故路段既无监控摄像头,又无现场目击证人,案件一时陷入僵局。 就在当事人死亡后的第二天,其家人召集其亲戚、朋友20余人来到交警大队,情绪异常激动,要求尽快将肇事司机缉拿归案。张涛并未乱了阵脚,他站在当事人家属的角度上进行安抚。同时,他顶住压力,在案件线索屡次中断的情况下,认真整合找到的资料,并在脑海中不停地重组整合。连续几天未合眼的他,还得带着满眼的血丝安慰每天来等待答案的家属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他和同事不分昼夜地排查走访,终于找到了案件的突破口,锁定肇事车辆和车主马某某,侦破了案件,给当事人家属一个圆满的交待。
|